兰旭东

 

兰旭东


报告题目:

低空政策演化与标准

 

个人简介:

兰旭东,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研究员、博导,航空发动机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唐山跨介质科学与系统研究院院长,长期从事航空发动机及飞行器、电机和减速传动系统等研发。讲授《航空发动机原理》和《航空发动机总体设计》课程。获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在Energy、IEEE Trans.等TOP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具有成功研发大型设备和技术产业化的能力和经历,对技术、产业、投资和市场均有涉及。著《低空经济——新质生产力的一种新经济结构》一书。

 

摘要:

近年来,我国低空经济政策体系加速完善,从顶层设计到地方实践形成多层次协同格局。国家层面,2021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首次将低空经济纳入国家规划,2024年《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提出万亿级市场规模目标,2025年《民用航空法》修订草案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低空经济管理框架。空域改革持续推进,2023年新增G类、W类低空空域,2024年授权6城试点600米以下空域管理。地方层面,深圳、苏州等地率先出台地方法规与空域规则。

当前亟需建立统一标准体系,涵盖飞行器适航、空域划分、飞行规则等核心领域,以解决“黑飞”监管、安全风险等问题。2025年中央空管委专项措施强调“一地适航、区域通用”模式,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等试点先行。未来需通过政策与标准协同,构建安全、高效、可持续的低空经济生态,为万亿级市场提供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