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健 |
|
报告题目: 航空航天复合材料夹芯结构关键力学问题
个人简介: 熊健,国家级青年人才,教授、博导,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长期致力于先进复合材料结构轻量化设计理论及力学性能研究,构建了力学性能理论模型、攻克了面芯粘接性能瓶颈和实现了芯材高比强度突破。发表SCI论文121篇,国内外45位院士给予“填补空白”、“显著优势”等评价,研究成果被写入29本英文书籍和1本中文教材,入选爱思唯尔2024中国高被引学者,受邀在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作主旨报告或分会场主席50余次。第一发明人授权发明专利16项,用于设计航天重要装备结构,成功应用于“祝融号”火星车定向天线和微卫星遮光罩,性能指标被航天单位评价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牵头获黑龙江省技术发明一等奖,参与省部级一等奖2项,入选强国青年科学家并受央媒报道,获第19届(2023年)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科学奖、德国洪堡学者等。
摘要: 复合材料夹芯结构作为一种先进的航空航天轻量化结构,提升结构载荷质量效率一直是研究领域的重点。报告内容针对夹芯结构设计的两大关键点—芯材和面芯界面,开展了系统深入的介绍,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内容: 1. 芯材高比强度设计:成功研发出新型碳纤维复合材料点阵/褶皱夹芯结构,最大程度发挥了连续纤维增强的潜力,在低密度条件下该结构具有优异的比强度性能; 2. 面芯界面增强设计:构建了复合材料夹芯结构面芯脱粘的力学模型,提出了碳纤维复合材料点阵/蜂窝夹芯结构面芯的“面-面”粘接方法,大幅度提升复合材料夹芯结构面芯界面粘接性能; 3. 力学性能理论模型:构建了新型碳纤维复合材料夹芯结构的力学性能理论预报模型,绘制了三维失效机制图,系统揭示了芯子单胞拓扑构型与典型宏观静态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实现了阻尼多功能夹芯结构振动响应的高效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