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攀峰 |
|
报告题目: 航天器载荷超精超稳控制技术及应用
个人简介: 黄攀峰,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17),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7),国防科技卓越青年基金获得者(2018),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现兼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军口某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某重大专项专家组专家,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管理专家组专家等。曾任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专家组专家,国家重大任务副总师。主要研究方向:空间机器人技术、遥操作技术、航天器智能控制、人机混合智能控制、集群协同控制等,发表SCI论文170余篇,先后获得陕西省自然科学一等奖、陕西省技术发明一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国防技术发明二等奖等多项科技奖励;并担任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and Learning Systems、《Robotica》、《自动化学报》、《宇航学报》、《航空学报(中英文版)》、《控制理论与应用》、《机器人》、《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等期刊编委。
摘要: 航天器载荷作为航天任务的核心单元,其技术水平已成为军民融合领域的战略制高点与全球航天竞争的关键。新一代高价值载荷具有多尺度、变刚度和跨代性能的特征,面临动力学建模误差、多源扰动抑制和极端工况控制失稳等挑战。本报告首先介绍航天器复杂载荷超精超稳控制需求;接着分析典型载荷的分类与功能;然后重点探讨超精超稳控制体系建立,剖析刚性(光钟)、挠性(天线)、柔性(绳系系统)载荷的动力学特性,并提出“模型-控制-执行”协同创新路径。最后,报告展示该技术在空间站梦天实验舱、“羲和号”实验卫星等项目中的应用。研究突破了复杂环境下航天器载荷控制技术瓶颈,为我国争夺航天强国战略高点提供了技术支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社会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