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强简介


彭强
教授
四川大学
       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022年度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英国皇家化学学会2018-2021年度Top 1%中国高被引学者。担任Small Structure Editorial Advisory Board,Current Applied Materials Section Editor,Chin. Chem. Lett.和Molecules编委,中国能源学会专家委员会综合专家组副主任,中国化工学会化工新材料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感光学会光电材料与器件分会专家委员。研究领域涉及有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材料与器件、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材料与器件、精细化工、资源化学化工等。近年来在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Adv. Mater., Energy Environ. Sci., ACS Energy Lett., Adv. Energy Mater., Adv. Funct. Mater.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2篇入选中国百篇最具国际影响力论文,20余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或ESI热点论文,30余篇入选发表期刊的热点论文或封面论文,30余篇被Material Views China等亮点介绍。撰写学术专著章节3章,授权中国专利16项。主持或者参与科技部重大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重点基金、面上基金、青年基金)、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等30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2009年获江西省高等学校科技成果二等奖,2010年获江西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21年获四川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报告题目:《有机太阳能电池》
 
摘要:有机太阳能电池是第三代太阳能电池的典型代表,其活性层主要由有机给体材料与富勒烯衍生物或者有机受体材料通过物理共混而制备。所以给体材料、受体材料和界面修饰材料是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关键材料,一直是本领域的前沿热点课题。本报告中,我们将重点汇报近年来我们面向高效率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开展的有机给体材料、非富勒烯受体材料和界面材料方面的设计合成工作,同时探讨这些材料在单层器件、三元共混器件及叠层器件中的应用。我们的研究结果将为有机给、受体材料、界面材料的分子设计和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