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锐
教授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航空航天学会(AIAA)高级会员,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全国(学科)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中国振动工程学会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入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长空英才”计划。主要从事先进飞行器非线性气动伺服弹性力学研究,在数据驱动非线性气动伺服弹性建模、飞行器主动气动弹性控制理论和试验研究等方面取得重要研究进展,发表SCI论文30余篇,其中7篇AIAA Journal (航空航天旗舰期刊,均为第一作者),出版专著一部。提出的数据驱动气动伺服弹性建模方法被国际著名学者评价为“非常有成效, 具有相当高的鲁棒性”;开拓了非线性气动伺服弹性力学领域,被国际著名学者评价为在“几乎未被探索的应用领域”中做出了“极个别引人关注的例外”的贡献。目前担任《Acta Mechanica Sinica》期刊责任编辑,《力学进展》、《振动工程学报》、《力学学报》等多种期刊的青年编委,中国振动工程学会模态分析与试验专业委员会委员,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波动力学专业组成员。
报告题目:《柔性飞行器非线性气动伺服弹性力学》
摘要:现代飞行器日益呈现结构轻质化、控制系统宽通带和高权限的发展趋势。因此,非定常气动力、柔性飞行器结构和主动控制系统三者间的耦合力学成为重要的研究领域。自20世纪80年代起,航空界开始关注受控飞行器的气动弹性稳定性以及主动控制问题,但对气动/结构的非线性效应、控制回路时滞对受控飞行器动力学行为的影响规律研究尚不充分。研究这些影响规律不仅涉及非线性、高维数、多变参数和时滞效应等难题, 而且必须面对空气动力-飞行器结构-驱动机构-控制系统之间的强耦合问题。本报告将针对非线性气动伺服弹性力学所涉及的非线性非定常气动力建模、非线性结构动力学、气动伺服弹性控制律设计、气动伺服弹性实验,总结相关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特别是近年来报告人学术团队的研究成果,并对进一步研究给出若干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