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威简介


贺威
教授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导,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发表Automatica和IEEE汇刊论文90余篇。目前担任《IEEE Transactions on Robotics》、《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and Learning Systems》、《IEEE Transactions on Control Systems Technology》、《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Systems》、《SCIENCE CHINA Information Sciences》、《IEEE/CAA Journal of Automatica Sinica》、《自动化学报》、《控制理论与应用》等杂志编委。获2020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二完成人)、2019年吴文俊人工智能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一完成人)、2019年中国自动化学会青年科学家奖、2019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奖、2019年度IEEE/CAA JAS“维纳综述奖”、2017年IEEE SMC学会Andrew P. Sage最佳汇刊论文奖,入选2019-2021年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2020-2021年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目前担任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IEEE SMC学会北京分会主任、IEEE自主仿生飞行机器人专业委员会主任。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青项目、优青项目、重点项目、牛顿高级学者基金项目、北京市杰青项目等20余项。主要研究方向为:仿生扑翼飞行机器人、智能控制系统。

报告题目:《仿生扑翼飞行机器人关键技术》
 
摘要: 扑翼飞行器是受昆虫和鸟类飞行方式启发的一类飞行器,与常见的固定翼和旋翼飞行器相比,扑翼飞行器具有质量轻、效率高、机动性强、能耗低等优点,是飞行器发展的重要方向。仿生扑翼飞行器的飞行机理复杂,增加了结构设计和气动力学分析难度,进而影响自主飞行、视觉感知、集群协同等任务执行。本报告将从仿生扑翼飞行器飞行运动机理分析与机构设计优化、视觉感知系统、飞行控制系统、仿生集群高效协同等几个方面介绍仿生扑翼飞行器关键技术,并介绍团队研发的多款仿生扑翼飞行器及测试实验平台。最后从应用驱动入手分析仿生扑翼飞行器的技术难题和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