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勇吉

宫勇吉
教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jpg)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二维材料的规模化合成及其在新能源、信息器件方面的应用,包括锂金属电池、半导体器件等。201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获得本科学士学位。2015在美国莱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16-2017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在材料学相关领域以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发表顶级期刊70余篇,包括Nature Synthesis, Nature Nanotechnology, Nature Materials, Nature Communications, Advanced Materials等。引用次数21000余次,2019-2022连续四年被评为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目前已申请专利40余项,已授权专利10余项。
报告题目:《高性能锂金属电池的设计》
摘要:针对锂金属电池存在的锂枝晶生长、稳定性差的难题,报告人利用二维材料提高了锂金属电池的性能。首先提出了熔体辅助合成超薄二维材料的普适性新方法,并利用二维材料调控锂金属负极的热、动力学行为,实现了均匀的锂离子通量并提高了锂金属/电解液界面电势,有效地抑制了锂枝晶生长和副反应,循环性能提高10倍;提出了盐模板结合熔体辅助合成超薄纳米片粉体的新方法,宏量制备出尺寸与层厚精准可控的粉体材料,并实现了二维材料/锂金属复合电极的规模化制备和应用,获得了能量密度为400Wh/kg的锂金属软包电池。